《刀劍神域:序列爭戰》值得一看!
圖為日本電影院的聲優簽名海報
《刀劍神域:序列爭戰》是2017年2月開始在日本上映的劇場版,這是《刀劍神域》系列首次劇場版化,所以一直受到各方期待,特別是這次的故事舞台不是大家熟悉的SAO或ALO,而是現實世界!究竟桐人會面對怎樣的危機?
AR的可能性!
《刀劍神域:序列爭戰》(Sword Art Online:Ordinal Scale)描寫的科技即使在今天看起來也是有可能實現的,新的擴增實境(AR)道具Augma的出現把現實與虛擬的分界變得模糊。
如果Augma在現實中出現,
將徹底改變生活習慣
只要戴上這裝置,現實世界隨即會變成虛擬世界,在室內做運動看起來變成是在戶外運動,能夠隨時在空氣中召喚介面與他人對話。然後在Augma上出現的遊戲就是「序列爭戰」,現實世界的地點變成了RPG遊戲。
如果這裝置真的出現,相信會對人類的生活習慣有根本性改變。最少電話可能會被淘汰,因虛擬實景而在現實發生意外的情況也會顯著增加,其實只要想像一下就會發現,把現實變成虛擬世界的遊戲絕對會造成大量交通意外。
秋葉原討伐戰?
大家可以在秋葉原的各處找到Yuna出沒的地點!
即使如此,《刀劍神域》對AR的想像還是非常有趣,因此而發生的故事也非常符合作品的風格。
奪取SAO生還者的記憶?
相信有不少讀者都已經看過劇場版,所以這裡也不重複描述所有劇情,不過我們得知「序列爭戰」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奪取SAO生還者的記憶,從而「重組」在SAO不幸身亡的少女重村悠那,虛擬歌姬Yuna就是以悠那為模型而組成。
製作組以失去記憶為劇場版製造張力,雖然game over不會死亡,但會失去SAO時代的記憶,亞絲娜已因此而失憶,剩下的就是桐人?
這個安排能夠為觀眾製造緊張感,可是中後段明日奈在現實中的痛苦表情或許並不是每人都想看到,劇場版中段的節奏也明顯放慢。《刀劍神域:序列爭戰》影片長近2小時,在動畫中算是比較少見的情況,如果改為1小時30分,相信可以令劇情更緊湊。
不過較長的劇場版也有一些好處,例如說讓所有角色都有出場機會。
亞絲娜的劇情節奏較慢
謎之《刀劍神域》餐..
桐人在現實中的劍技也很厲害嘛!
「對女生來說,亞絲娜是第一位,可是以桐人的拍擋來說,詩乃是最好的。」
這是聲優澤城美雪在劇場版場刊中的說法,團長十分同意這看法。
擁有相近的思考方式的桐人和詩乃在戰鬥中的合作是一流的。這也是我們在劇場版中看到的情況,以狙擊手支援桐人擊退SAO怪物的詩乃在劇場版中異常耀眼,詩乃還有一個優勢,她沒有SAO時代的記憶所以game over也完全沒問題!
能夠令桐人放心的作戰拍擋:詩乃
或許有不少觀眾會質疑桐人的劍技在現實中也很厲害,這時候只要想成主角威能就對了。又或者可以這樣想:桐人在劇場版的宿敵後澤銳二(Eiji)在現實中也只是普通人,與現實的和人在身體能力上的差距未必那麼大。
這大概也是製作組不讓直葉在劇場版太活躍的原因,作為現實中強橫的劍士,直葉如果參加「序列爭戰」,相信桐人絕不可能是第一位。
一流的演技,一流的戰鬥畫面!
不得不說的是《刀劍神域:序列爭戰》的聲優演技非常理想,除了松岡、戶松、澤城等主要角色發揮穩定,新角色的悠那(神田沙也加)、銳二(井上芳雄)、教授(鹿賀丈史)也令劇場版生色不少。
新角色的演技很理想!
至於戰鬥畫面,相信毫無疑問是《刀劍神域》作品系列的最高水準,這當然是得益於劇場版的製作資金充足。特別是桐人第一次參戰「序列爭戰」的戰鬥畫面,絕對可以用震撼來形容,風林山火的團隊合作也是一大看點。
值得一看的劇場版!不過重點果然還是...
作為動畫原創劇情,《刀劍神域:序列爭戰》絕對是做得不錯的,不但沒有破壞原作的設定,甚至可以說是令《刀劍神域》的世界更加廣闊,喜歡作品系列的人絕對應該一看。
精彩的戰鬥畫面!
不過同時,劇場版中段的節奏緩慢也是事實,幸好有和人和明日奈一起的一幕補救,至於為什麼鏡頭在兩人擁抱後就沒有繼續下去就交給觀眾想像了。
最後的重點,果然還是影片字幕過後的愛麗絲篇預告。
比Yuna更精細的AI已經出現,那當然就是指Underworld世界。雖然不知道愛麗絲篇會以甚麼形式出現(團長希望是電視動畫),不過看到喜歡的系列繼續下去果然還是很開心!
相關文章:
Underworld篇的結局!
感覺愛麗絲篇拖得有點太誇張 原作反而沒有繼續追下去(12就沒看了
回覆刪除不過劇場版真的超好看 桐亞閃讓我又開始對原作感興趣了XDD
悠娜感覺戲份有點少 有點可惜 不過歌曲的部分真的超棒
期待台灣的4DX版本 準備去二刷囉~
愛麗絲篇大概是為了平衡桐人在ALO太強的能力而必要的重新啟動,個人來說倒是對underworld世界的仔細設定很欣賞。
刪除同意悠那戲份太少.....到了最後還是不知道這位少女其實是一位怎樣的人,除了彈奏樂器鼓勵其他SAO玩家...
這你就錯了 uw篇桐人開的掛比ALO還要強 自己去看就會知道
刪除團長我一直在等待你的感想文啊!!!!
回覆刪除SAO劇場版已經進影院看完了,光是戰鬥場面、音樂和精細的作畫就值回票價,甚至想二刷。
雖然中間節奏變慢,但整部戲依然緊湊,很多ALO、GGO的角色和SAO的boss都出現了,讓人回家想把動畫小說全部回味一次,但沒追動畫的人(我朋友),都無法體會我的感動,真是可惜。
我覺得劇場版的故事很流暢,礙於時間限制,不夠詳細,很想知道尤娜和瑛二的故事。還有詩乃出場太少了!配角群只有超萌西莉卡和克萊因最搶眼……但詩乃真的是桐人的最強拍檔。
“SAO will return”最後看到這行字真的由衷感到高興,原來對UW篇興趣普通,但故事完整度和細緻度令我極佩服川原老師,還是繼續追看,也越來越喜愛這部作品。
p.s團長你會寫小說19集感想文嗎?
謝謝支持!因為最近才有機會在日本看劇場版所以現在才有文章。
刪除同意詩乃的出場可以更多,另外就是Yuna和銳二的關係絕對可以更多著墨,現在的情況是看完整部也不肯定Yuna的性格是怎樣的...
小說的感想文應該就是下一篇!
Yuna和銳二的關係第三周特典有說喔
刪除已經派完啦wwwwwww
刪除今天公布了愛麗絲跟尤吉歐的CV!!
回覆刪除愛麗絲‧辛賽希斯‧薩提
CV:茅野愛衣
尤吉歐
CV:島崎信長
這是PV:
https://youtu.be/r-Gchwoaob0
目前只在遊戲參戰,不過聲優都出來了,代表3期發表的日子也近了。
目前就等AnimenJapan sao舞台活動上會不會宣布3期的消息吧。
這個聲優選角...是要把修羅場帶進二次元嗎XDD
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sosblog/posts/1488173421216654
刪除我們的臉書專頁已經在當日下午提到這情報了!還沒追蹤的記得追蹤一下!
建議處理AR・VR的差異
回覆刪除AR是擴增實境、表示提供關於現場的、非肉眼直接可見的資訊。
而能夠完整創造出虛擬空間的技術應該是指VR(虛擬實境)。
劇場版美國閱畢,對伊藤智彥刮目相看。
回覆刪除總算是沒有了那種省錢的氣息,美國otaku的狂熱程度也是超乎想象,全程跟他們一起歡呼到喉嚨疼,最後100層全員匯合決一死戰的時候燃到落淚,只希望動畫UW篇能保持水準,能做出原作的壯絕氣息最好不過。
PS:AUGMA這個裝置總是給我一種在看加速世界的錯覺……
PS2:看到毛衣和信長參戰,刀劍VS加速買定了。
看電影時一起歡呼嗎?太狂了吧wwww
刪除日本的電影院是靜得針掉下地都能聽到,在戲院不發一聲是那邊的禮儀
另外團長也感到加速世界的既視感..
嚴格說並非記憶奪取,而是強行掃描記憶後引發失憶的後移症,演唱會甚致可能讓玩家如茅場一樣丟掉小命。
回覆刪除劇場版桐人為記憶而拼命的劇情很難想像他會放棄與明日奈在UW200年的回憶啊!(雖然我一直認為UW大戰篇以降的故事已完全不吻合SAO那種側重"人性關係"及"存在意義"探討的故事風格,川原這次寫出的劇場版反倒有把這份拉回來.)
回覆刪除>UW大戰篇以降的故事已完全不吻合SAO那種側重"人性關係"及"存在意義"探討的故事風格
刪除的確是不像....看了第19卷完全感受到...
這部劇場版我覺得超讚的
回覆刪除戰鬥畫面很有爽感
SAO的回憶也是閃到爆啊啊啊
感覺制作組為支持者下了不功夫
有很多回憶場景
有一些也是跟據情發展較無關係
但服務支持者的場景
像打100層boss感覺有點無厘頭
但像我這種死忠粉絲就很爽
各種角色大集合啊~~~
還換上SAO的服裝
然後聖母聖詠那段簡直全場大叫
制作組沒有忘了友紀啊~~~
只可惜優娜最後消失了....
看劇場版我有兩個疑問
就是100層boss不是茅場嗎?
怎麼換了?
還有打100層boss桐人的劍招是日蝕還是星爆氣流斬啊?
100層的BOSS原本就是這隻
刪除是茅場自己想在最終層和玩家戰鬥,在SAO才會這麼說
另外最後那招看連擊數感覺應該是星爆氣流斬
以劇情來說打100層boss實在沒必要,反而如果最終決戰是在體育館與觀眾聯手打怪,可能反而比較精彩...
刪除什麼?最後亞絲娜召喚了絕劍?那還是打100層boss好了(喂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好奇重村教授要如何在第三季動畫出現,應該不會跟小說起衝突才對
回覆刪除最近才看完這劇場版
回覆刪除故事真的很爛
教授一開始找記憶的對象和方向完全錯了
自己女兒進入SAO前的記憶一點也不去找
反而去找SAO的
真的強行將事件跟SAO連在一起
非常牽強
而且真的要弄時
最後一個要弄的記憶其實就是教授自己
但弄了之後自己就會不記得女兒的事
但不掃描自己也弄不出最接近女兒的AI
而第100層BOSS那一戰也很隨便
各種其他遊戲的玩家都能去打
很隨意就一群人打死了BOSS
。。。
刪除最近巴哈版才看完。
回覆刪除劇中的AR跟意識潛行一樣神到不行,都是二十年內或是五十年內,不可能出現的等級。
記得幾年前看了AR的概念新聞,說AR多好多潮...
結果數年後的現在幾乎無聲無息,現在反倒是注重沉侵感的VR,是最近廠商們注重的主流,期待意識潛行技術,能在有生之年裡推出就好了。
畢竟比起在戶外玩,會分散使用者對週遭的注意力,導致意外頻傳的AR。
在家裡床上使用意識潛行還比較安全,也害不到別人,無論是微波腦袋的恐怖份子,還是闖入單身女性的套房的性侵犯,就現實來說,根本不會遇到,不過後者在這年代就有發生案例,所以是自己要小心。
意識潛行技術,現代就可以利用在醫療用途,對腦部受傷的植物人,在家屬同意下進行臨床實驗。
刪除如果用於軍事那大概就是遙控兵器用途了。
畢竟很多民生技術,都是源自軍事與醫療方面的性能限縮版。
例外同作者筆下的加速世界,從刀劍角度來看,根本就是限縮在通訊功能的AR,避免在路上造成意外,遊戲方面則是拉斯計畫引導出的意識加速,讓人在戶外進行意識潛行時,在現實中只有短短的數分鐘,但在意識上已經有數十分鐘或是數小時之久,只能說作者思考到的未來科技,真的都是很遙遠的未來科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