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 的故事表現了偶像世界的激烈競爭"
《LoveLive!》2期4話的矢澤仁子(Nico)的故事的厲害之處除了深入描寫了仁子的角色背景以及行動原理外,更重要的是少有地表現了偶像世界的殘酷一面:不是所有偶像都會成功的。這也引申了偶像迷樂於消費的重要原因。
本文會從《LoveLive!》的動畫以及作品在現實的企劃解釋偶像迷的消費現象。
偶像世界的競爭
作為一個行業,偶像的競爭大、風險高。這個行業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的投放,但隨時血本無歸。在現實世界,很多人目標是成為偶像,但成功的人永遠只是極少數。即使是有電擊Gs、Sunrise、Lantis 三間企業的合作,《LoveLive!》也曾經是寂寂無名的作品。
這殘酷的情況在仁子的過去故事表達了出來。
"面對殘酷的競爭,不少人選擇了其它的道路。"
過去的仁子曾經積極進行校園偶像的活動,不過結果並不是十分理想。與她一起進行偶像活動的同伴決定放棄,只剩下仁子一人孤身奮戰。在動畫的回想,我們看到她積極地在學校派傳單宣傳,但路過的人不是無視,就是像繪里一樣根本沒有細心留意內容。這就是偶像活動的另一面。
觀眾不禁會問,如果仁子後來不是遇到了 μ's 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伴,究竟她現在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仁子也曾經有派傳單沒有人理會的日子。"
幸好的是在《LoveLive!》的世界,我們無需擔心這個可能性。因為仁子確實地遇上了穗乃果等人,她確實地成為了 μ's 不可或缺的成員,而且 μ's 已經確實地開始累積人氣。
《LoveLive!》2期第4話漂亮的地方在於作品在表達了偶像界殘酷的現實的同時,卻又留給觀眾希望。沒錯,有人失敗了、有人放棄了。可是在那些肯努力不放棄的人當中,還是有一些人可以成功的。
"在那些不放棄的人當中,還是有一些人可以成功的。"
正如 μ's 在《LoveLive!》1期的第3話演唱「Start:Dash!!」時的震撼,仁子在2期的故事也令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作品也讓我們看到,正面的描寫手法有時候可以比黑暗的描寫手法更能讓觀眾理解到現實的殘酷。
以上的例子除了反映偶像界的情況,同時也解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偶像迷樂於消費?
理性的不理性
主流論述對偶像宅的的描寫往往集中於他們獨特的消費行為,特別是多重購買的現象。例如在最近舉行的 Lawson 與《LoveLive!》的合作計劃,我們就看到了支持者的大量消費。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大家認真地想換取限定特典(這又稱特典商法或限定商法)。可是這種消費也有另一重的意義,就是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

想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

是時候大量購買糖果了!
(本文照片由身在日本的mo為SOS BLOG獨家提供。)
試想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偶像界,一旦被認定失去人氣,就有可能陷入負面循環。製作公司可能會減少在偶像身上投入的資源,導致其知名度難以進一步提升,這又反過來影響產品的銷量。
相對地,人氣急升的偶像可以憑著氣勢達成很多平時難以達成的目標。
為了讓自己喜歡的偶像能夠更上一層樓,又或者是為了避免自己喜歡的偶像會出現像第4話回想中那些悲慘的情況,偶像迷往往願意多重消費!
為什麼海未廚要花大量金錢,購買飲不完的飲品,把海未衝上 Lawson 的排行榜首位?這固然是因為對偶像的愛,但同時也向商家發出了強烈而明確的訊息。
這等於是向電擊G'S說明,我們這班核心粉絲就是有這個消費力,你快點繼續推海未吧。這也等於是向動畫制作組 Sunrise 說明,海未廚消費力強,動畫中記得不要忘記海未的戲份啊!同時,相信部份同時喜歡海未以及聲優三森的支持者也有順帶支持聲優的意義。
相對地,如果看到以下這個情況,支持者就不得不捏一把汗。
說明一下,這是昨日(2014年4月29日)開始的 Lawson 與《LoveLive!》合作計劃第2部份。從這日開始,購買一定數量的糖果可以換取限定的《LoveLive!》資料夾。這個活動引來了大量支持者搶購糖果的奇特現象。有不少人更買下了絕對吃不完的數量,為的就是要得到大量的偶像周邊。
"如果只剩下一位偶像的商品,不就暗示了她的人氣不及其他人嗎?"
然後,這是網友mo在某一間 Lawson 拍下的奇特情景。由於到處的 Lawson 的《LoveLive!》周邊都被搶購一空,所以他來到了一間位於偏遠地區的 Lawson,在那裡他發現了所有的偶像資料夾都被換購了,就是剩下東條希的資料夾。於是他拍下了這幅照片。
團長看到這幅照片的感想是:這個情景看起來很不妥。
在所有其他 μ's 成員的周邊都被搶購一空之後,只剩下希的商品,不就暗示了她的人氣不及其他人嗎?
當然,在這裡需要非常清楚確實說明的是,希在 μ's 的人氣還算是不錯的。出現以上情景的原因相信是在偏遠地區「碰巧」有一間 Lawson 的附近沒有太多希的支持者。事實是在其它店舖,基本上所有 μ's 偶像的商品都被搶購一空,證明了 μ's 每一位偶像的人氣都很高。
不過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希的核心支持者,然後在 Lawson 看到以上情景,你會做什麼?
團長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如果團長是希廚而看到以上的情景,會毫不猶豫地把這間店舖的希資料夾全掃回家,而團長也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個人認識的核心偶像宅之中,很多人會願意為喜歡的偶像作出類似的消費。
我們應該把這看成是非理性的消費嗎?
不理解偶像迷的行動原理的人會指出這是不理性的消費,指的是消費的產品本體沒有任何必要性。理解偶像的人會明白消費是偶像文化的必要部份(也是動漫文化的必要部份)。偶像的人氣到最後是由支持者所支撐的。

"消費不再只是享受,而是一種承諾。"
偶像的戰場是在舞台、錄音室、攝影室、握手會,偶像迷的戰場是在購買CD、BD、寫真集、演唱會門票等等。消費額愈大,你明天看到喜歡的偶像站在舞台的機率就愈高。
即使這是不理性,也是有計劃的不理性,又或者可以說是「理性的不理性」。
理解了這一點,就更容易理解偶迷像的消費文化。在日本的偶像世界,消費除了代表支持者對偶像的喜愛,也代表了支持者對偶像的承諾(commitment)。
這也是商家的企劃愈來愈傾向核心支持者的原因。當一個核心支持者的消費力能夠抵得上數個、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大眾」消費者的時候,商家自然會更希望獲得這班穩定的顧客。
所以當看到這次的 Lawson 合作計劃如此成功。我們就知道「LoveLive! School Idol Project」在可見的將來仍然會獲得穩定而強大的支持。
(後記:感謝mo在日本為本文提供照片。另外必須向所有希粉絲致歉,本文章使用希作例子純粹是為了表現 Love Liver 的消費力,並非針對任何 μ's 成員。 μ's 是 9人的組合。團長也對希的角色非常有好感。)
圖非常的痛,給我看見這情景,這些 folder 將會被秒殺
回覆刪除在日本已被秒殺了ww
刪除很多Love Liver一大早就在Lawson門外排隊。有些地方的周邊一下子就賣清!這就是Love Liver的消費力!
看到一半,團長是不是誤把動畫第4話打成第3話了?
回覆刪除精神狀態不佳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刪除其實是因為團長太喜歡A-RISE,所以不停提第3話
刪除A-RISE是很好沒錯ww
刪除可是不斷提到第3話大概是受到「第3話爆點」影響!
其實消費真的能撐起半邊天,消費成就市場,市場成就作品,同時也能夠相反。我相信即使是很無奈,一些人沒有太多消費力(就像我那樣),也會盡力擠一點出來,因為正如團長所言,>>消費不再只是享受,而是一種承諾。 對於這種事情,略盡棉力,是義務。
回覆刪除>>是時候大量購買糖果了!
昨天在推特上看到糖果不知道是發生甚麼事,原來是這樣。。。嘛,糖果這種東西還是以少吃為妙好了。
>>看到以下這個情況
這種情況其實在小圓也曾經出現過,悲劇的主角是沙耶加,有時我看到其他的角色的商品都賣出(特別是小焰),而沙耶加孤伶伶的留在這兒的時候,我也會覺得挺慘的(新篇在香港上映的時候,曾經想過入小焰和沙耶加的周邊來避免這種悲劇,不過當時一分錢都沒有就作罷了。。。。。)。
新篇之後小渚也貌似陪著她一起賣剩,真是不知作何感想。。。orz
>>如果只剩下一位偶像的商品,不就暗示了她的人氣不及其他人嗎?
其實在作品中的角色之間有人氣差距我覺得是正常,不可能個個都有一樣的人氣,肯定會有些高有些低。
不過個人覺得每個角色都有其可取之處,應該也會有人喜歡,如果看到以上情境的確是有點感受。。。。。
P.S LL之後LAWSON就會搞和小圓的合作計劃,從5月6日開始。希望沙耶加和小渚不會重複這種悲劇吧。。。
http://lwp.jp/mm8/campaign/static/mm8/
P.S2 今天去看完水星領航員第一季,感覺很舒服,能夠從心發出微笑。還有OP絕對是神曲!!
治癒系作品可說是可遇不可求,ARIA有3季TV+1集OVA,快點看完吧!(之後就是滿滿新房毒電波的向陽素描了!XDDD)
刪除>>快點看完吧!
刪除。。。。。不會盡快補完的(說謊禁止!!)
>>新房毒電波的向陽素描了!
曾看過第四季(沙英和尋畢業),可以想想補完第一至第三季
由於新房的毒電波影響,頭3季的故事順序被大幅打亂,如果照播放順序要自行在腦袋內組織故事順序(第2/3季還有大量前後篇),如果按故事順序不單要一口氣下載全部,還不能好好享受次回預告......
刪除而且如果不久將來有第5季的話還會更混亂!因為還有不少原作戲情沒跑......
>>播放順序要自行在腦袋內組織故事順序
刪除想起06年版涼宮。。。這真的沒問題??
涼宮還只玩了一季,但新房......
刪除>>千河焰太郎
刪除>>略盡棉力,是義務
這是很視乎個人的收入的。沒有人會要求學生像社會人一樣消費。重要的是量力而為。如果能夠把大部份的零用錢放在動漫的消費,無論金額多少都已經很厲害了。
>>水星領航員
治癒系神作。
>>無論金額多少都已經很厲害了。
刪除我家裡的收藏,雖然不是大部分,想當初也是吃了不少苦頭買來的呢。。。(香港新篇上映的那張戲票我現在還保留著)
>>治癒系神作。
絕對是,吉田玲子可以說是日常系腳本的專家。
這神速回文...
刪除>>當初也是吃了不少苦頭買來的呢
這種體驗是很珍貴的。相信那些辛苦買來的商品對他的價值也會更大。
>>這種體驗是很珍貴的。
刪除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為了買戲票打算禁食午飯最後卻被老師教導。。。。。最後吃5塊錢的麵==
>>相信那些辛苦買來的商品對他的價值也會更大。
我到死都不會將他們賣出去。太珍貴了。
哈哈...這種事當然是絕對不能讓老師和家人發覺的。
刪除學生常用的技巧還有
1. 吃乾糧(麵包、餅乾類)
2. 即食麵
3. 家裡帶飯等
淚推不吃午飯,我的收入扣掉基本生活費,其他都是動漫方面的支出XDD (話說有人是早餐帶去學校當午餐吃,感覺很高招!)
刪除個人認為這是不可以持續的,偶不喜歡,以"引誘"核心粉絲大量重覆購置以獲得限定商品,只是把購買力榨出來的行為,這不可能展時間持續的。再加上單是LL就已有手機/PSV遊戲、BD/CD、演唱會等等,都喜歡使用類似商法去針對同一群人,而一個核心粉絲的收入不可能比十個普通人高,更不要說一百個了,這種商法只是代表粉絲圈子少又沒能力開拓普通人市場,這某程度是飲鴆止渴的作法,也會間接影響核心粉絲(宅人?)的社會影像,個人覺得這現像一點也不健康
回覆刪除P.S.記得也跟"拉打"迷同事討論過類似問題,先是"拉打"人數越來越多,接著每個"拉打"也有不同變身做型,接著變身道具由DECADE的卡片,到W的兩根記憶棒、OOO的三個硬幣、Fourze的四個"墨盒"、Wizard的介指.....這也是不可持續地壓榨核心粉絲購買存的行為......
>>不可以持續的
刪除我也能體會這一點,不過以動畫出身的偶像給一般大眾的印象是偏向宅的方向還是大眾的方向尚未可知,所以要推廣擴大支持者規模能否成功也是一個疑問。。。
最重要還社會觀感的改變,讓宅眾能堂堂正正出來消費,同時也會有新人加入增加持續性。。。
以現在來說,一般人看到大量購買同一商品,而且遠超過使用數量,恐怕不會有好印象......
刪除>>恐怕不會有好印象......
刪除唉,真是很無奈。如果真的這樣,這就會是一個惡性循環(大量購買商品→印象不佳→沒有新支持者加入→產品要更依賴核心支持者→大量購買商品→......)。如果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讓社會覺得有關宅的消費和文化不是甚麼羞恥事,之後才能讓動畫業界能堂堂正正的向大眾推廣營銷。。。
LL 本來就小眾也沒有這裏說得那樣強,一堆僅次AKB商法CD複數購買金錢打造不也這樣的成績而已,這些意見大家心知就好和loveliver 說沒啥意義,總而然之作為一部$$的動畫给ACG迷一個好的享受這樣想就可以,至於有啥本質或影響三次元的東西?這只是商業宅向動畫而已,本來就不被主流接受
刪除>>影響三次元的東西
刪除>>本來就不被主流接受
影響三次元的例子不是沒有,其實日本動畫界是有能力將其進軍三次元,不過是現在比較困難而已。我覺得,隨著大家之間的相互了解,不用靠AKB商法也能得到好成績。
因為相對主流偶像,AKB也只是新手,相對少眾,AKB商法的確短時間壯大了這團體,但要長期以此方法成長則很危險......
刪除>>長期以此方法成長則很危險......
刪除要從「宅男女神」改換成「大眾偶像」的名號,她們自身和社會觀感都要各讓一步,要不然,當唯一一條路就是那條危險的路的時候真是哭笑不得。。。
個人認為
刪除μ's要持續走紅
就只有走大眾偶像路綫之餘
亦要保持該組合獨有特色
當然亦要拓展海外市場
否則就如樓上所講
過分依賴日本國內御宅市場
只有死路一條
>>核心粉絲的收入不可能比十個普通人高,更不要說一百個了
刪除這一點是對的。不過別忘了其實所有人也有消費,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人喜歡收集音響(超高消費)、改裝汽車、又或者是購買高級化妝品、名牌衣服等。這些都是消費方式。
很多宅只是放棄了這些東西把收入花費在喜歡的偶像身上。
>>匿名
刪除μ's 不會也不可能走「大眾」路線。國民級的偶像已經有那些3個英文字母的組合了。μ's 的支持者也未必想她們「走向大眾」。
畢竟這部作品的起源就是電擊G'S以及後來的企劃。人設一開始都是2次元的。一部作品有可能就這樣無視自己的起源嗎?大眾又會突然接受這部作品嗎?
另外對於日本的偶像來說,日本是她們的「根本」,海外市場的優先次序永遠不可能及得上國內的重要性。這也是普遍日本企業的情況。
老實講
刪除μ's依家係國内既人氣已經直逼水樹奈奈
而且係海外人氣(特别係港台地區)亦相當高
鑑於依家日本經濟不景氣
加上受消費税上調影響
更應該趁熱打鐵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目前已有唔少成功例子
例如pokemon,吉卜力動畫,小圓等
爲什麼 μ's不能呢?
只重視國内市場真的好嗎?
>>只重視國内市場真的好嗎?
刪除海外live viewing、C3HK μ's stage (挖鼻
這點你就有點誤會了,Lantis並非不重視海外市場。如果不重視海外市場的話,Live就不會有海外轉播了。C3HK就不會請到μ's其中7位了。AFA都成功請到新田德井和三森姐去做LoveLive的Talk Session。要說其他合作公司,武士道絕對是非常積極去開拓LoveLive的市場。
刪除團長的意思是,日本是「根本」的地方,不可能將海外市場的優先位置放得高過日本國內,並非不去開拓海外市場。就算開拓,亦要一步一步來,現在μ's已經今非昔比,不是說開就開,要做就做。
>>>只重視國内市場真的好嗎?
刪除各種金錢投放和特典商法和fans 的複數購買也就這樣了,說實了投放了那麼多人力物力的九個人組合有這成績說不上啥大人氣,你拿只有一個人的本質女solo 比更沒可比性,U's 說實了也只是個虛擬組合飯上質量的較多而動畫始終會完的,所以會有啥大動作我覺得機會不大
謝謝Alex的澄清!
刪除日本的公司一般都是最重視「本土」市場的。海外市場通常是在本土有餘力之後才開拓。《LoveLive!》已經算是比較重視海外市場的作品了,個人相信這與Sunrise的業務有關。
看向《im@s》就可以看到比較........
其實"不理解偶像迷的行動原理的人會指出這是不理性的消費"...
回覆刪除而是"不是重度支持者的人不理解"...
簡單說, 一個人超重度喜歡初音, 對他來說瘋狂購入相關週邊是理所當然...
一般喜歡或不怎麼喜歡的人當然不會理解...
至於所謂的理性, 最低限大概是購入週邊之前,
支持者本身首先考量會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
如果說, 食少餐買多一套, 其實這已經可以叫不理性...
當然, 這個是個人自由選擇, 很多時候就算自己也知道是有多不理性...
一樣照狗衝去跳坑, 這個應該說成是這一類人的特質吧...
不是說不應出現重度支持者,也不是叩營運商不應重視重度支持者,但"只"以重度支持者為目標、依靠重度支持者賺錢的路子是走不長的,正如課金遊戲一樣,應該靠大量輕課金玩家,而不是那低單位數的重課金現家支撐
刪除>>匿名
刪除其實病態消費這回事是有很好的定義的。也就是消費不大於收入。至於消費者選擇是不是「少吃一餐」,那是個人的選擇,畢竟也有人為了身材而少吃的。少吃也不一定對身體造成大影響。
另外個人的感覺是有類似喜好的人也較容易理解。例如提到Vocaloid fans。或許有些喜歡Vocaloid的人不能理解其他偶像的魅力,但他們也是比較容易明白迷偶像的人的心態的。
>>職業量地官
刪除依靠大量的人的少量消費,這是理想的狀況。可惜的是在部份市場比較難以做到。
例如這樣說吧,以前不少人都會購買cd,可是近年來全球的cd銷量都下跌,這是與下載音樂的情況有關。在日本,動漫相關作品的cd銷量不錯的原因就是還有一班宅為了那些特典什麼的去買cd。商家喜歡核心支持者,原因之一就是這些人的消費額比較穩定。
課金遊戲個人是希望能看到更多能吸引大量輕課金而非只靠重課金的遊戲。又或者是一次過購入的遊戲。
隨著世代的改變,新的競爭者出現,偶像這類東西也很容易交替。
回覆刪除所以既然紅了,加緊壓榨粉絲錯了嗎?(誤)基本上這類二次元偶像,只要在大紅後維持作品的穩定度,讓人氣不會消散太多,基本上就成功了。
另外有些人覺得要開發新的客源很重要,但在我觀念中這類同質性較高的市場裡,鞏固既有的忠實顧客才是要點。新的顧客很容易隨著競爭者的出現失去。
>>LAWSON就會搞和小圓的合作計劃
LAWSON新的壓榨活動(誤),不過買點小東西拿小禮物就好,還好小焰的玻璃杯只要5種明治的菓子。_(:з」∠)_
>>只要在大紅後維持作品的穩定度
刪除的確如此,對製作方來說,最重要的是項目能夠維持營利。
>>同質性較高的市場裡,鞏固既有的忠實顧客才是要點
wyvern 說到重點了。很多迷偶像的人其實比一般人更容易被偶像所吸引,所以新的偶像的支持者不少其實是從其他的偶像轉來的。
與其去開發那不知會否成功的「大眾」市場,明顯地集中於本來就會被偶像元素吸引的人身上更好。
>>LAWSON新的壓榨活動(誤)
個人倒是覺得無誤ww
嘛,只要買喜歡的東西就行了,也不需要全買的ww
偶的意思不是要放棄核心粉絲,但"只"靠核心粉絲同樣是不可取的!"一般人"也不是跟偶像絕緣的群體,也有不同程度的喜歡ACG或偶像的群體,難度不去爭取他們嗎?也不希望旗下商品長賣長有嗎?大力壓榨核心粉絲的行為無助甚至妨礙爭取這些群體啊!尤其是當喜歡上某偶像就被視為那群(瘋狂的)人的話......
刪除壓搾這事到處都有,小圓最近也要下海(誤)。這類活動既可增加知名度,又可培養和考驗粉絲的忠心,願打和願挨多棒啊。
刪除另外因為部份粉絲太狂熱所以將其貼標籤,然後覺得會無法長賣長有(?)。
首先核心粉絲一定是狂熱者?這部分有很多討論空間,說實話我又不是loveliver也不是其背後的企劃者,並不知是誰。如果真的是如此,其規劃一定錯誤嗎?我想市場區隔大家都懂,真要大眾化其投入和產出一定比較好?也一定比較持久?
另外關於持久的問題,也可延伸出廠商有規劃要長賣長有嗎?還是想短期獲取利潤,再投資到其他企劃項目?
>壓搾這事到處都有
刪除所以就是合理且可持續?
>這類活動既可增加知名度
正面的在負面的知名度同時增加啊.....
>又可培養和考驗粉絲的忠心
此話何解?而且喜歡一套作品原本要受製作公司考驗的嗎?-_-;;;
>首先核心粉絲一定是狂熱者?
但狂熱者肯定是核心粉絲,而公司眼中的好顧客就是這批人
>我想市場區隔大家都懂,真要大眾化其投入和產出一定比較好?也一定比較持久?
偶說過一般人並不是跟ACG和偶像絕緣的,中間也有不少人會參與消費,如果5件產品可換一件贈品,那一個狂熱粉絲拼盡全力買了200年產品換了40件贈品,還是100個普通人每人買5件產品換一件贈品賺的多?就不能同時爭取他們以達成700件產品的銷售額嗎?而且當那100個普通人中有20%"升級"到買10件產品呢?那銷售額就馬上增加14%啊!
>我想市場區隔大家都懂,真要大眾化其投入和產出一定比較好?也一定比較持久?
建立品牌需要的時間和投資可比維持品牌多的多,而且附出的努力也相近,那當然長賺長有比較化算!
>>而且喜歡一套作品原本要受製作公司考驗的嗎?
刪除我那部份一半是反話,請別太在意^_^
>>那銷售額就馬上增加14%啊!
那段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其追加耗費成本如何計算?
說服較少接觸的人,其成本一定比較高。其獲益會比較好嗎?
>>所以就是合理且可持續?
>>正面的在負面的知名度同時增加啊....
嗯。壓搾只是種戲稱而已。承上段說服潛在顧客部分,說實話我好奇你對這部作品到底有沒有興趣(你算潛在顧客嗎?)。如果沒有,如何做你才有興趣?(如何才能說服你?)
說實話,我覺得如果大家能夠對動畫或者偶像文化更包容的話就不會產生對大眾宣傳困難的問題啦。。。消除社會的成見其實對於文化發展和社會發展其實都有好處。
刪除SOS BLOG的友站鏡花水月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它的結語深得我心:希望有朝一日,動漫迷不會再被說成一個「宅」,而就只是和你我他皆無異的一個普通人吧。
如果社會不再視我們的次文化為"異類",受區別對待的話,我想向大眾宣傳也會更容易,因為我們都是大眾的一分子,是與你我無異的一般人。
(文章連結:http://kanfasan.blogspot.hk/2013/01/blog-post.html)
>>wyvern
刪除>>小焰的玻璃杯只要5種明治的菓子。_(:з」∠)_
我就算想那錢買都不行啦,香港又沒有LAWSON。。。
>>小圓最近也要下海
官方繼續謀求「騙錢」確實無誤,不過如果能夠為作品貢獻一份力量,皆是可敬的。
>>貼標籤
其實購買商品的行為,無論多少,只需要貼上一種標籤就夠了:為作品貢獻力量的愛好者。
>>無法長賣長有(?)。
因為單靠愛好者的市場始終會有隱憂的,雖然有能力這麼做的應該都是社會人,有穩定的收入,不過日本經濟的表現長期低迷,而且勞動人口不斷減少,現在的經濟表現能不能維持也是一個問題。
加上時代交替的因素,如果因為社會或者自身因素不能吸納新愛好者的話最後是會衰退的,所以現在的情況再持續的話,最後必定會對發展不利。
最佳的方案當然是讓社會明白我們所做的不是甚麼特別的,甚至是沒有價值的蠢事,不過就需要長期的努力。
>>廠商有規劃要長賣長有嗎?
生產產品的廠商,或者舉辦合作計畫的公司可能沒有這種規劃,不過對於組合營運者(偶像本身,經紀人公司,發行公司等)和愛好者來說,當然是想持續性高一點,好讓支持者能夠多看他們閃耀發光多一秒鐘。
>>追加耗費成本如何計算
對於現在而言,的確是這樣,對大眾的宣傳成本太高所以不得不放棄的情況是合理的,不過這是相對比較短視的作法。在商言商,為了獲利,為股東交代,他們也不得不短視,所以就要用我們的努力讓他們能夠從可持續的方式做生意。
>>職業量地官
刪除>>難度不去爭取他們嗎?
如果在理想的狀態而言,的確是這樣。
不過推人入坑也不是那麼容易,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抵抗還是存在的,例如前陣子日本審議兒童色情法修正案,東京都的青少年健全法,都可以說明「表面開放,內裡保守」的日本社會現象還是存在的。
只要有一天社會的歧視存在,要爭取大眾支持注定要花上比向核心支持者爭取支持多得多的努力。
在這方面我覺得團長先生所指的
>>人設一開始都是2次元的。一部作品有可能就這樣無視自己的起源嗎?大眾又會突然接受這部作品嗎?
就屬於這一種情況。雖然我個人相信向大眾推廣不會令μ's「忘本」,不過那是在社會變的開明的情況下。在現在的社會情況下,推向大眾會對作品和偶像本身的氛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難度會高很多。
「必須要相互理解才能夠持續發展。」這個是動畫界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原則,絕對不能破壞。
>>所以就是合理且可持續?
存在即合理,如果發生了一種現象就必定會有它的原因。
正如wyvern所說,壓榨其實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不用太在意。
>>正面的在負面的知名度同時增加啊.....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讓社會和宅眾互相理解,讓偏見消失。
>wyvern
刪除>>而且喜歡一套作品原本要受製作公司考驗的嗎?
>我那部份一半是反話,請別太在意^_^
偶後面漏了表情符號,看起來太嚴肅了......
>>那銷售額就馬上增加14%啊!
>那段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其追加耗費成本如何計算?
>說服較少接觸的人,其成本一定比較高。其獲益會比較好嗎?
這就是藍海,前景說著很誘人,但要實現也不容易.....
>>所以就是合理且可持續?
>>正面的在負面的知名度同時增加啊....
>嗯。壓搾只是種戲稱而已。承上段說服潛在顧客部分,說實話我好奇你對這部作品到底有沒有興趣(你算潛在顧客嗎?)。如果沒有,如何做你才有興趣?(如何才能說服你?)
偶在LL範疇應該算是買5件商品換一件贈品程度的普通人吧.....
>千河焰太郎
刪除>>小焰的玻璃杯只要5種明治的菓子。_(:з」∠)_
>我就算想那錢買都不行啦,香港又沒有LAWSON。。。
幸好(?)香港沒有,不然偶不知會買多少.....(粉黑黃必入)(笑)
>>小圓最近也要下海
>官方繼續謀求「騙錢」確實無誤,不過如果能夠為作品貢獻一份力量,皆是可敬的。
個人而言要同時看對作品和對商品的愛再決定......
>>貼標籤
>其實購買商品的行為,無論多少,只需要貼上一種標籤就夠了:為作品貢獻力量的愛好者。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偏見人人也有,自問偶對果粉的印象也不好.....
>>無法長賣長有(?)。
>因為單靠愛好者的市場始終會有隱憂的,雖然有能力這麼做的應該都是社會人,有穩定的收入,不過日本經濟的表現長期低迷,而且勞動人口不斷減少,現在的經濟表現能不能維持也是一個問題。
>加上時代交替的因素,如果因為社會或者自身因素不能吸納新愛好者的話最後是會衰退的,所以現在的情況再持續的話,最後必定會對發展不利。
>最佳的方案當然是讓社會明白我們所做的不是甚麼特別的,甚至是沒有價值的蠢事,不過就需要長期的努力。
>>廠商有規劃要長賣長有嗎?
>生產產品的廠商,或者舉辦合作計畫的公司可能沒有這種規劃,不過對於組合營運者(偶像本身,經紀人公司,發行公司等)和愛好者來說,當然是想持續性高一點,好讓支持者能夠多看他們閃耀發光多一秒鐘。
希望喜歡的作品能成為另一個"凹凸曼"、"拉打"和Gundam,也希望相關方面以這方向努力,不要賺夠就算......
>>追加耗費成本如何計算
>對於現在而言,的確是這樣,對大眾的宣傳成本太高所以不得不放棄的情況是合理的,不過這是相對比較短視的作法。在商言商,為了獲利,為股東交代,他們也不得不短視,所以就要用我們的努力讓他們能夠從可持續的方式做生意。
不單我們努力,也希望他們也努力,以藍海為相標!
>>難度不去爭取他們嗎?
>如果在理想的狀態而言,的確是這樣。
>不過推人入坑也不是那麼容易,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抵抗還是存在的,例如前陣子日本審議兒童色情法修正案,東京都的青少年健全法,都可以說明「表面開放,內裡保守」的日本社會現象還是存在的。
>只要有一天社會的歧視存在,要爭取大眾支持注定要花上比向核心支持者爭取支持多得多的努力。
向核心支持者爭取支持、壓榨他們消費力的確相對容易,但也需要爭取著通人,最少是光譜上比較接近核心粉絲那一端
>>所以就是合理且可持續?
>存在即合理,如果發生了一種現象就必定會有它的原因。
>正如wyvern所說,壓榨其實是一種比喻的說法,不用太在意。
在在有客觀原因,但未必合理,又未必可持續,只希望不要做些殺雞取卵的事......
>>正面的在負面的知名度同時增加啊.....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讓社會和宅眾互相理解,讓偏見消失。
這是理想,但首先不要讓別人覺得我們是異類......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刪除我個人對於LL本身是沒有甚麼大興趣,大概會和職業量地官先生相當,屬於買5個送一個,甚至不會去特別因為活動改變消費決定的一群,不過身為宅眾的一分子,我會明白為作品應援的那種心情。不過世間的人會不會這麼看就是另外一個問題。我覺得起碼要讓一部分的世間人明白,買商品僅僅是出於支持,而不是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對大眾推廣方會成為企業中的可能。
刪除宣傳偏向同一群組是因為他們能夠理解作品的魅力,所以他們會特意去買商品,相對而言,大眾要理解作品的魅力,會因為世間的觀感,和自身的經驗,體驗,和知識的影響產生阻礙,於是會感覺我們是異類,從而不進入,甚至會批評,大家的距離就像一座已經蓋好30/F的樓宇和新建的樓宇一樣,自己視為寶物,別人視為糞土,而且差距還相當大。在這這一種情況下,只能夠互相妥協讓大家的分歧縮窄才能令這種門檻消失,門檻一消失,大家自然就會明白,喜歡的會入坑,皆大歡喜。
俺妹的綾瀨就是一個好例子,身為議員之女,因為周邊人的評價(新聞稱宅眾為"犯罪預備軍"等)而產生不好的印象,所以出手想讓桐乃放棄宅的興趣,最終是要擾攘一輪才能讓她對宅的印象變的好一點。京介身為中間人,對綾瀨作出解釋發揮了消除誤解的作用。同理,如果我們要向大眾推廣"宅偶像"的文化,以致整個二次元文化時,也需要"中間人"去告訴社會知道,我們所做的不是壞事,不是蠢事,而是正常的事。
>>我們所做的不是壞事,不是蠢事,而是正常的事
刪除可惜我不知道為什麼父母,甚至是大部份的"大人"都會覺得喜歡二次元文化就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現
然後一些女性朋友也會認為對"宅物"有興趣的男生很噁心= =
更不用說是用什麼眼光看待那些花錢消費二次元商品的人了......
老實說,不是沒有中間人努力去跟這個主流社會溝通
難道你我他就不是嗎?
但是不要說理解,真正願意去接觸或者說敞開心房去嘗試的有多少人?
而且只要你跟宅扯上關係,馬上就會有一群人開始對你說些什麼,姑且不論是開玩笑還是真反感
碰到這種情況還有誰有辦法推廣下去啊......
我認識很多人,即使是宅,也不敢表現出來,就是怕會被其他人說三道四,甚至是排擠
這個社會的刻板印象真的太深了,我很想知道最初是怎樣形成這個觀念的
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切入口可以讓社會大眾對二次元的諒解有大進展啊......
喂喂。。。
刪除討論商業行為有趣,但討論社會對次文化的歧視就不有趣了。往好的方面想,當保守的老一輩對這社會掌控能力下滑時,等到我這輩想法較開放的一輩接班時,大概就可改善了。
>>希望不要做些殺雞取卵的事
的確,同質性”活動”太頻繁會影響購買意願。尤其像我們這類,買小東西拿贈品的這種。
說實的看ACG長大的一代已進入社會了,社會的觀感也在改變,但對萌系宅人和大量購買也未必太感理解,因為他們成長時沒有這些?
刪除買東西支持這點大家也有一定理解,ACG商品進駐便利店也是表現之一,溝通的落差也沒想長中大,只是還沒有窗戶紙那麼薄就是.....
作為宅偶像難以向大衆推廣的要因,這件事從來都是严肅的。我認為只要社會有强力偏見,對於消費的狀况的批評要緩解是相當困難的,更何况拉普通人參與。。。
刪除正如wyvern所説,世代交替可能有助於解决問題,不過能否在衰退前解决問題也是一個問題。。。
>> 還沒有窗戶紙那麼 薄就是.....
刪除我會說到社會對二次元的歧視其實是因為LoveLive!是由二次元而來的產物,要將其推廣到大眾無可避免會遭到一定由歧視所產生的阻力。誠如職業量地官先生所言,現在對二次元的隔膜已經沒那麼深,不過作為對大眾推廣的難關之一,我認為在企業的角度,對核心支持者的推廣絕對會優先於對未入坑的大眾推廣,因為核心支持者明白作品的魅力,較願意消費,可是一般大眾卻不一定會理解,甚至願意理解作品,對於企業而言,風險高得多。
當然,令大眾群體也能理解作品並願意消費是不錯的,可以幫助作品的持續性,不過這就需要長期對大眾的解釋和努力。在此之前,就不得不牽涉大眾的觀念改變,包括對多重消費和文化理解的看法。雖然少人高消費和多人少消費都是一樣的結果,不過如果透過大眾的理解,能使其變成多人中消費,甚至多人高消費的話,豈不美哉?
《不人氣的詛咒》你們為什麼要這樣欺負希~~
回覆刪除原汁原味的內容在這裡>> http://news.gamme.com.tw/702914#ixzz30TA3hiby
我看到這個也嚇到了。
難道大叔系偶像真的比較 ?......
我倒滿喜歡希時而顯得有些腹黑,但卻總是為繆斯大家著想的個性呢。
看投票,希的人氣不算低啦。
刪除而且大家其實也喜歡這個角色的。她與繪里的組合也很讓人喜歡。
拜託給loveliver休息一下啦,才剛飲完一箱又一箱的飲料,又來一堆又一堆平時根本唔會食的糖果
回覆刪除下次要來什麼?
--三森要學某人一樣和薯片公司合作渣取三森飯的金錢嗎?--
感覺Lawson真的是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做得出ww
刪除個人有點懷疑他們是不是故意選平時比較少人買的產品來合作促銷。
如果是啤酒之類的大家應該會樂意購買..?
啤酒不可能吧
刪除限定左成年先可以買會冇左一群客
最起碼那真的會飲啊ww
刪除另外考慮到Love Liver有不少社會人,把啤酒作為指定商品「之一」的話應該反應會不錯。
希望到時不會傳出酒精中毒的新聞......
刪除。。。題外話
回覆刪除把喜歡的角色刺青在背上,雖然個人喜好沒啥好置喙,但這種狂熱度真讓人不愉快。